一、定义:
翔伞于是一批热爱跳伞、滑翔翼的飞行人员发明的一种飞行运动,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等国非常流行,在台湾也掀起了一股旋风。滑翔伞与传统的降落伞不同,它是一种飞行器。
二、结构特点:
滑翔伞通常主要由翼型伞衣、伞绳、背带系统和操纵系统四大部分组成。为便于滑翔伞的保管、携带与运输,每具滑翔伞还配有一只背式包装袋。
三、飞行原理
滑翔伞本身毫无任何动力,它之所以能够飞行,除了伞衣充满空气后显出特殊的形状外(飞行翼),全靠飞行员控制,结合大气中种种特性(空气动力)飞行。传统式的降落伞,即一般降落伞,在空中只能产生下降阻力,没有升力,而滑翔伞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会产生速度和升力,而且它的速度和升力远远大过它的阻力。因为在构造上,滑翔伞伞衣内层结构设有气囊,在没有充满空气前,滑翔伞没有实质的棱角,一旦内层气囊充满空气,滑翔伞的前沿就会出现棱角。这样,滑翔伞在空中飞行时将相对的气流由翼面上下分别引开流动,阻力与对方的风力平行,重量与翼上方空气相结合,使滑翔伞产生速度前进。
滑翔伞之能够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空气动力学(即滑翔伞上层与下层长度不同,当有前进速度时,空气流经滑翔伞上下表面,在不同长度的面上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差,压力大的一面会往压力小的一面推挤)。以滑翔伞设计的翼型做说明:当空气流经上层凸面时,因距离长流速较快压力变小,相反流经下层凹面的空气,因距离短流速较慢压力变大,故而产生下方空气将翼面向上推的升力,上下层的压力差为总升力,这便是最基本的飞行原理。
四、种类特点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飞行员的技术水平,滑翔伞通常分为初、中、高三级。而有的厂家则更细地分为训练(SCHOOL);中级(IMTERMEDIATE);运动(SPORTS);表演(PERFORMANCE)和竞赛(COMPETITION)五个级别。其中训练伞为初级,共初学者入门训练;中级和运动伞供初级飞行员提高飞行技术和中级以上飞行员进行休闲娱乐飞行;而表演和竞赛伞则主要供中级以上的飞行员进行提高飞行技术和进行比赛及长途越野飞行。
为审核滑翔伞的飞行安全性,国际上对各类型滑翔伞均要进行适航鉴定试验认证,公认的评价标准是法国的ACPUL,德国的DHV和瑞士的SHV等。试验鉴定内容均是针对滑翔伞飞行中易出现的的特殊状况而危及安全的状态,通过试飞员的操纵使其发生,然后看它能否迅速地自行恢复正常,或者需要试飞员进行操纵干预才能恢复正常飞行进行试飞检测。ACPUL关注的是伞衣从变形状态恢复正常需要多长时间;而DHV则看伞衣变形的严重程度和自动 恢复的难易程度。通常我们使用法国和德国的滑翔伞适航鉴定标准。
五、竞赛种类
滞空时间赛:从起飞场到降落场之间,计算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以时间最长的为优胜者。
定点着陆赛:为了测试着陆时的精确度,在着陆场设置一个目标点。着陆时要以安全的方式降落,如果有危险的情况,以负分计算,而分数以最接近中心点为最高分。
定时赛:事先设定好从起飞地点到降落地点的滞空时间,以成绩最接近设定时间范围的为优胜者。
折返赛:起飞之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数个标杆之间弯曲飞行,最后回到起飞区附近的降落区。通常以完成这个路线所用时间最少为优胜者。
距离标杆赛:从起飞之后,向某一方向设定数个标杆,飞越远近不同的标杆之后,返回降落场降落。以用最短时间飞越最远标杆者为优胜者。
目标赛:起飞后向预定的目标飞行,以最早到达的为优胜者。在这途中必须要设立数个标志杆。
指定路线的自由飞行赛:指定飞行方向,沿此方向尽可能地向远处飞行。以飞行距离最远者为优胜。
开放式自由飞行赛:路线、方向未预先设定,全部由参赛者自行判定的长距离飞行赛。与时间无关,以飞得最远的选手为优胜者。滑翔伞比赛方法可分为排名赛、自由起飞赛和一对一比赛。